尊敬的评委、亲爱的朋友:
大家好!
我叫郑瑞英,我演讲的题目是《法院在我心中》。
“我不知道她叫什么,我只知道她一直对我微笑;我不知道她是否明白我说什么,但我却知道只有她那么耐心的听我说……”。一个年过七旬且有听力障碍的老人默叨着这么一句话,朴素的话语道出的是我们立案庭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。以无限的热情、无私的奉献、真诚的服务在群众心中烙下了铁印。
我一直以为法院是高不可攀的地方,那里的人严肃、刻板,不讲人情。但是来到法院的短短几个月时间,确让我对法院的印象完全改变了。
立案庭是人民法院的窗口,各种纠纷纷繁复杂,社会焦点问题、热点问题、棘手事务在有关部门都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,最终绝大多数都转向法院,涌入立案庭。我们立案庭每年要接待数以千计的当事人,工作好坏,直接影响着法院的对外形象。立案信访工作更是一个与当事人接触最多、最累、最繁琐,但却最需要热情与耐心的工作,来到法院后,我从同事们身上深刻地认识到“法院无小事”,“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”。我经常换位思考:假如我是来访办事的群众,我希望的接待法官是如何的呢?所以他接待每一位来访者都是怀着满腔的热情,严肃认真的对待,他总说:”不管有理没理.只要到咱们法院来,就是希望法院能想出办法解决其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,我们就要代表法院以合格的法官平常之心,以热情的态度,专业而礼貌的话语耐心听诉,热心解答,诚心实意地为民排忧解难”。
今年三月的一天,年逾八旬的
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人民群众,是人民司法事业的根基所在、血脉所系、气力之源。人民法院,人民二字,重比千钧。
在炎炎的夏日里,李氏祖孙二人含着眼泪来到法院找到了立案庭, 李庭长在接待祖孙二人的时侯,认真听取了祖孙二人的来意,原来老人的儿子因工死亡,儿媳扔下孙子出走,家里只有他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,但无生活来源,现其二人生活极其困难,无奈来到法院,想起诉儿子生前所在的单位,想让他们依法给点抚恤金好让孙子上学,祖孙二人的生活也好有个着落,但又交不起诉讼费。祖孙二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法院。李庭长听完了老太太的情况,当时就表示会尽最大可能帮助祖孙二人想办法尽快落实他们的要求。当即与某某法律援助中心联系,将老太太的情况向他们作出说明,请他们出面与老太太儿子的单位协商协商,看诉前是否能解决问题以解祖孙二人的燃眉之急,在李庭长与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迅速而圆满的解决了
“在法律铸造的帝国里,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,而法官则是帝国的王侯。”正是带着成为一名优秀法律人的梦想,在去年的冬天,我迈进了坡头区人民法院的大门。如今,风风雨雨两个春秋过去了,我渐渐褪去了浮躁虚华与稚气,沉淀下了厚重的知识和理性,走向了成熟和完美! 可我还是告诫自己不要为突然冒出的绿意而洋洋得意,绿色的升华注定需要执著的生长。不要为短暂诱人的花香儿流连忘返,硕果的培育注定需要艰难的劳作。
青春是用血滴和拼搏的汗珠酿成的琼浆,历久弥香;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,绚烂辉煌!
攀上峰巅不轻狂,陷入激流不凄凉!青春的魅力就在于拥有了无数的梦想,青春的美丽就因为勇敢的追寻梦想!
梦想,带着我飞向远方!
梦想,让我的青春更加辉煌!
谢谢大家!